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的?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【重庆火锅底料厂家直销】

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09-11 22:08:14
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,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6.2杯,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.6%和香港的2.5%,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569亿元。
 
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咖啡文化认知程度不断增长,加之巨大的人口红利,刺激国内咖啡消费。预计到2019年末,我国咖啡市场消费规模突破700亿元,人均咖啡消费量达7.2杯;到2023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10.8杯,咖啡市场规模1806亿元。
 
《2019咖啡行业趋势洞察》,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
 
与全球平均2%的增速相比,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%的惊人速度增长。 预计到2025年,中国将成长为1万亿元的巨型咖啡消费帝国。
 
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咖啡好感度不断提升,我国的咖啡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,在近十年内将有长足发展。
 
看到这里不禁让人疑惑,中国既不是咖啡原产地,过去的人们也没有消费咖啡的习惯,中国咖啡市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变得如此庞大的呢?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下中国咖啡的成长故事及2019咖啡行业的市场洞察。
 
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的?
从黑酒,到咖啡。 1836年前后,在作为通商口岸的广州十三行附近,一名丹麦人开出了大陆第一家咖啡馆。
 
当时这种黑乎乎、带苦味的饮品,被中国人译为“黑酒”,是“番鬼”(粤语把来自外域的外国人统称为“番鬼”)饭后喝了消食用的。
 
30年后,美国传教士高丕娣夫人编写的《造洋饭书》则将咖啡音译为“瞌肥”,听起来依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。
 
《2019咖啡行业趋势洞察》,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
 
直到后来,咖啡在日本大范围流行,日语将“Coffee”音译为“珈琲”。
 
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,日本人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,开设出大量咖啡店,中国人在其影响下,也终于将“瞌肥”改作“咖啡”。
 
最早的“咖啡”一词大概出现于民国初年的《中华大字典》(中华书局,1915年),意为: “咖啡,西洋饮料,如我国之茶,英文Coffee”。
 
不过名字怎么读是一回事,国人接不接受,又是另一回事。
 
虽然当时的咖啡店也对中国人开放,但高昂的价格,以及古怪的味道,却不是谁都能接受的。
 
作为“舶来品”,咖啡在饮茶大国中国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外来者的深刻烙印。
 
在中国咖啡的发展史里,很长时间内咖啡一直仅限于达官显贵,平常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。
 
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,已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情。
 
中国咖啡市场经历了哪些浪潮?
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,一共经历了三次浪潮:
 
①速溶咖啡时代
1984年,麦氏咖啡(后改名麦斯威尔咖啡)进入中国,打响了中国速溶咖啡的第一枪;
 
四年后,雀巢在东莞成立了东莞雀巢公司,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几经努力最终成为速溶咖啡的老大。
 
《2019咖啡行业趋势洞察》,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
 
速溶咖啡较低的消费成本,让很多中国人有了了解并接触咖啡的机会。
 
但由于速溶咖啡本身的品质较差,牺牲了咖啡豆本身的香气和风味,来追求方便快捷,这也让很多那个年代初试咖啡的人对其产生了生理性的厌恶。
 
②星巴克垄断时代
中国人对咖啡的错误偏见一直持续到1999年,这一年,一个叫星巴克的咖啡品牌正式进入中国。
 
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相信,星巴克的确对教育中国的咖啡市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。
 
其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,星巴克将意大利咖啡中半自动咖啡机引入到了咖啡店中,深度烘焙、现磨现泡,掀起了第二次咖啡浪潮。
 
③精品咖啡时代拉开序幕
可能有些人对精品咖啡的认知来自于热播剧《都挺好》中,老父亲苏大强作妖时说的那句“我要喝手磨咖啡”。
 
事实上,精品咖啡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2010年前后。
 
精品咖啡最早由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提出,目前代表性的有BlueBottle、Peet'scoffee、树墩城、知识分子等。
 
相比起普通咖啡,精品咖啡喊出了单一品种、原产地可溯的口号。
 
原材料追求优质气候、水土下培育的带有产地风味的上等咖啡豆。
 
2019年咖啡行业趋势洞察
星巴克收割,瑞幸圈地,精品咖啡抢滩,中国咖啡市场混乱。
 
2019咖啡行业目前的现状是什么呢? 轻餐国际为大家整理出了,总结如下:
 
1)近三年线上咖啡市场规模稳步扩大,拉动咖啡器具、咖啡机等相关用品消费热度;
 
2)天猫成线上咖啡消费主阵地,2018销售额、购买人数和人均消费额的增长水平远超全国;
 
3)2018TOP品牌咖啡陆续入驻天猫,意大利品牌咖啡市场规模最大,涨幅近50%;
 
4)传统巨头拥抱新零售,通过优化上游供应链,线上线下共享产品链,驱动消费体验升级;
 
5)90后、95后为线上咖啡消费主力军,女性占比超六成;
 
6)二线城市咖啡消费需求旺盛,人数占比近半,低线级城市消费人数增速突出;
 
7)2018速溶咖啡市场份额近7成,逐年紧缩;滤挂咖啡、胶囊咖啡市场规模增速突出;新兴品类咖啡液市场规模猛增,占比扩大近4倍;
 
8)80后消费实力最强且偏好胶囊咖啡;90后、95后更偏好滤挂咖啡和咖啡液;
 
9)从消费渠道来看,70后更注重性价比;85后偏爱“边看边买”;95后对手淘外卖偏好最高,且对内容频道高度青睐。
 
基于上述线上咖啡市场现状,我们对此深入洞察了冷泡咖啡、无糖咖啡、防弹咖啡、胶囊咖啡、滤挂咖啡和精品咖啡的市场发展趋势,分析得出“季节性”“健康化”“便捷性”“精品化”四大咖啡消费趋势。
 
1、冷感青年必备,夏季热起,咖啡“凉凉”
即使是在冬天都不放过“冷饮”的年轻人,待到春夏温热季节,更要放肆“无冰不欢”,在喝咖啡这件事儿上同样如此。
 
根据数据显示,线上“冷喝”咖啡在近两年来呈爆发式增长,尤其受到95后、90后年轻人的喜爱,他们以高于其他代际的消费增速,成为“冷喝”咖啡主力消费人群。
 
从2018年月度消费来看,冷泡咖啡在5月-9月的夏季尤其受到欢迎,消费偏好明显高于整体。而随着冷泡咖啡工艺的进阶和提升,品类也越来越多样,品类逐渐从咖啡粉、速溶咖啡向滤挂咖啡、咖啡液品类进阶。
 
此外,除了冷水泡咖啡,“奶萃”咖啡和“果萃”咖啡也成为趋势,线上“奶萃”咖啡年增长89%,增幅显著;而速溶咖啡巨头雀巢品牌则推出了“果萃”咖啡,将水果口感与冰咖啡结合的跨界新品引领速溶咖啡新品跨界潮流。
 
《2019咖啡行业趋势洞察》,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
 
2、减肥党福音,无糖、醇香、管饱
欧美明星早起一杯黑咖啡的减肥大法,在坊间流传已久,可见明星也是老百姓,减起肥来一样拼。
 
在线上咖啡消费中,无糖的黑咖啡以其燃脂提高新陈代谢的优势广受“减肥党”热捧,其中以90后、95后尤显偏爱,并以女性居多。 从人群职业来看,上班族是黑咖啡主要消费人群,而学生党确实对黑咖啡更显爱意的人群。
从品牌来看,中国本土黑咖啡品牌近一年的线上表现突出,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品牌。而随着黑咖啡消费热度的提升,兼顾咖啡品质及瘦身功效的“冻干黑咖啡”和“防弹咖啡”在线上消费市场悄然流行。
 
以进口品牌cephei奢啡为例,冻干技术更好的还原了黑咖啡的口感和香味,0脂0糖,提高新陈代谢,从而达到减脂瘦身的功效;而防弹咖啡则是以黑咖啡为原料,按配比加入黄油、椰子油,以达到增强饱腹感的生酮饮品。
 
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线上防弹咖啡的头部品牌以国产品牌为主。
 
3、速溶精品咖,兼顾“速”“质”的精品速溶成蓝海
曾几何时,我们为了便捷而选择速溶,放弃了咖啡的口感,而今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咖啡品质追求的崛起,精品咖啡的线上渗透率亦不断提升。
 
据统计,近年来,“精品速溶”的咖啡形态凭借兼顾口感与便利性的优势,打破了消费者对速溶咖啡的刻板印象,尽管2018年精品咖啡在整体速溶品类中份额占比较低,但从速溶品类在整体精品咖啡中占比逐年扩大的趋势来看,是值得进入的蓝海市场。
 
以国产精品咖啡速溶品牌三顿半为例,从2016年的咖啡粉/豆品类向精品速溶咖啡市场探索,一举成为2018年速溶咖啡品牌的黑马。
 
与此同时,线下精品咖啡店也嗅到了线上精品咖啡的商机,纷纷从线下走到线上,并不断丰富线上产品品类,从咖啡原豆、便捷挂耳咖啡、咖啡衍生饮料到线上电子卡券等,快速推动精品咖啡大众化。
 
作为咖啡界的新秀,瑞幸咖啡让我们见证什么叫“不可思议”,它携10亿入场,只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消费用户1254万、开店数量2073家、售出8968万杯咖啡的骄人业绩,在北京、上海的城市核心区实现了500米范围内100%覆盖。
 
《2019咖啡行业趋势洞察》,中国将成长为巨型咖啡消费帝国!
 
2019年5月17日,中国新零售品牌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,股票代码LK。瑞幸咖啡IPO上市,共计发行3300万股(ADS),开盘价25美元(约合人民币173元),募集资金6.95亿美元,市值达到了5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00亿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