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理未到,案例先行顾客心理预期取决于品牌定位

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18-11-06 16:11:42
什么是预期效应
 
指的是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,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。
 
就是说消费者对品牌或店面,会有一个自我判断的第一印象。
 
这一印象往往是从名字、重庆火锅底料批发商城、装修风格等硬件中产生的。
 
所以商家们会根据自身受众定位,来制定相应风格的店面以及名称。
 
但体验后,现实总是会与消费者期望有所不同。
 
一旦某种体验度低于了期望度,即使其他体验再好,消费者也会产生落差感,从而让使消费体验变差。
 
举个栗子,海底捞的服务超级好,这是大众对其最为广泛的认知。很多消费者就是为了体验“帝王级服务”才会前往就餐。
 
一旦消费者没有得到自己期望中的服务,即使服务员做的再到位,那么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。
 
所以海底捞是怎么做的呢?  海底捞在各个自媒体上自我宣传和消费者自主传播中,都不会出现“服务超级好”等空泛且充满了想象空间的词汇,而是很实际的描绘场景。
 
宜家与海底捞变态级消费体验的秘诀
 
“我自己一个人去吃火锅,服务生小哥怕我孤单尴尬,拿来了一个巨大玩偶摆在我对面陪我,超暖。”
 
这些具象化的描绘,让消费者对海底捞的服务有了一个对应标准的预期。
 
而通过系统培训,每一家海底捞的工作人员,都会执行相应水准的服务,从而让消费者乘兴而来,满意而去。
 
上文的小老板,就是犯了这个错误,消费者以为是很好的聚餐谈天场所,却被过于热情的服务搞到无法畅谈,体验低于预期。
 
峰终效应的灵活运用
 
也有人将这种心理预期理论化,总结出峰终效应。
 
什么是峰终效应
 
人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:高峰(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)时与结束时的感觉。
 
通俗来讲,人们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,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,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、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,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。
 
所以我们能看到,在宜家商场的出口,会有几台冰淇淋机,消费者只需一元钱,就能吃到很美味的冰淇淋,这是一个很占便宜且美味的体验。
 
无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是否挑选到心仪产品,心情都会在离开前的一刻,被这一支便宜又美味的冰淇淋带动起来。
 
划重点  
 
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,别让品牌和餐厅的外表抢了眼球,却做不到相应等级的体验。  
 
走进逼格满
道理未到,案例先行
 
笔者曾有两位年轻朋友,三里桥民间烧烤店出身的小伙子,烧烤功夫厉害得很,烤了几年都先后出来自己开店赚钱了。
 
俩人各自开了一间店,一家还是大排档,另一家则是正式很多的“中高端”烧烤店。
 
开大排档的小伙子开业更早一些。烧烤味道很好,小老板和两个服务员也极为热情,所以店里生意一直很好,新客老客不断。
 
开中高端烧烤店的小伙子则开业晚一些,开业前还特意跟大排档的小伙子取了经,“服务要热情,才会有更多回头客”,小伙子也照办了。
 
师出同门味道一样,装修甚至更好,我们也同样热情,可这烧烤店的生意就是一直不好,别说新客人,回头客都见不到。他挠破了头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。
 
宜家与海底捞变态级消费体验的秘诀
 
顾客心理预期取决于品牌定位
 
不同定位的店,哪怕属性相同,也不能采取同样的方法。
 
首先说大排档  
 
大排档要带给消费者的是什么样的消费体验?大排档自身的定位就是偏低端消费的,其对应消费群体的需求是什么?好吃、放松、随意,喝酒谈天侃大山。  
 
所以对于这家大排档来说,过硬的口味是根本,而其热情的服务是加分项。
 
一群喝着酒吹着牛的顾客,服务员紧盯着,递菜单、起啤酒、甚至还能跟着打哈哈。
 
这是一个很合情合理的情景,大排档的消费者会觉得备受重视,服务到位,服务员还很有趣,口味也这么好,自然是隔三差五来一次。  
 
而那家中高端的烧烤店呢?  
 
装修还算精致,店面整洁不浮夸,包房小桌全都有,硬件设施还是满足中高端聚餐体验需求的。
 
由于店面开在写字楼附近的美食街,一开始也有不少小白领前来聚餐 (东北地区烧烤是万能的)。
 
但问题也就出在服务体验上。与大排档就餐消费群体不同,这里的消费者多数选择包间聚餐,谈的是工作相关或是相对隐私一些的话题,多少是带有一些小秘密性质的。
 
而“热情”的服务员,时不时的进入包间询问,甚至就消费者的话题打哈哈,会直接让聊天气氛降至冰点,甚至产生小秘密被窥探的反感。
 
消费体验极其不愉快,再好的口味,也不会让人产生再来就餐的冲动了。
 
因此,餐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,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服务,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,这就是预期效应。
 
如何达到消费者心理预期?
 
满的夜店,却发现里面一群土嗨;一家不起眼的夜店,里面却是顶级DJ驻场,要是你,你去哪家?